云南大理、麗江地區水泥價格繼續通知上調
21日-24日起兩地部分主要廠家繼續通知上調水泥價格50元/噸左右
國家統計局24日公布,初步核算,前三季度國內生產總值870269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同比增長3.0%,比上半年加快0.5個百分點。前三季度經濟數據怎么看?經濟運行有哪些亮點?國家統計局10位司局長為你解讀。......
國家統計局24日公布,初步核算,前三季度國內生產總值870269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同比增長3.0%,比上半年加快0.5個百分點。前三季度經濟數據怎么看?經濟運行有哪些亮點?國家統計局10位司局長為你解讀↓↓↓
1、經濟運行態勢怎么看?
答
國家統計局國民經濟核算司司長趙同錄:三季度經濟運行恢復向好
經濟運行持續恢復,三季度增速企穩回升
前三季度,我國GDP為870269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同比增長3.0%,比上半年加快0.5個百分點,經濟總體呈現恢復向好態勢。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54779億元,同比增長4.2%,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9.3%;第二產業增加值350189億元,同比增長3.9%,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48.8%;第三產業增加值465300億元,同比增長2.3%,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41.9%。三次產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分別為6.3%、40.2%和53.5%。與上年同期相比,第一產業比重持平,第二產業比重提高1.1個百分點,第三產業比重下降1.1個百分點。
三季度,我國GDP為307627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同比增長3.9%,比二季度加快3.5個百分點。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5642億元,同比增長3.4%;第二產業增加值121553億元,同比增長5.2%;第三產業增加值160432億元,同比增長3.2%。從環比看,經調整季節因素后,三季度GDP環比增長3.9%。
工業生產快速恢復,實體經濟穩步發展
前三季度,農業生產保持平穩,林業、畜牧業發展良好,農林牧漁業增加值同比增長4.4%,拉動經濟增長0.3個百分點。工業建筑業生產持續恢復,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7%,拉動經濟增長1.2個百分點,其中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2%,占GDP的比重為28.1%,較上年同期提高0.5個百分點;建筑業增加值同比增長4.8%,拉動經濟增長0.3個百分點。金融業,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增加值分別同比增長5.5%和8.8%,合計拉動經濟增長0.8個百分點。
三季度,工業發展快速回升,增加值同比增長4.6%,拉動經濟增長1.4個百分點。批發和零售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住宿和餐飲業增速由負轉正,增加值分別同比增長1.6%、2.6%和2.8%,合計拉動經濟增長0.3個百分點。
三大需求持續回升,恢復發展后勁增強
消費持續恢復。在穩增長促消費政策支持下,消費需求總體延續恢復態勢,對經濟發展的基礎性作用逐步鞏固。前三季度,最終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貢獻率為41.3%,拉動GDP增長1.2個百分點。其中,三季度最終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貢獻率為52.4%,拉動GDP增長2.1個百分點。
投資平穩增長。隨著穩經濟一攬子政策和接續政策效能不斷釋放,重大項目建設加快推進,有效投資規模持續擴大,對經濟恢復的關鍵作用增強。前三季度,資本形成總額對經濟增長貢獻率為26.7%,拉動GDP增長0.8個百分點。其中,三季度資本形成總額對經濟增長貢獻率為20.2%,拉動GDP增長0.8個百分點。
凈出口較快增長。面對復雜嚴峻的國際環境,我國一系列穩外貿穩外資政策舉措加力提效,外貿呈現較強發展韌性,為穩定宏觀經濟大盤作出積極貢獻。前三季度,貨物和服務凈出口對經濟增長貢獻率為32.0%,拉動GDP增長1.0個百分點。其中,三季度貨物和服務凈出口對經濟增長貢獻率為27.4%,拉動GDP增長1.1個百分點。
高技術行業發展良好,經濟發展質量進一步提升
隨著高質量發展持續推進,高技術行業增勢良好。前三季度,規模以上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5%,增速高于全部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4.6個百分點。高技術產業投資同比增長20.2%,高于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增速14.3個百分點,繼續推動我國經濟轉型升級。1-8月份,重點領域服務業企業營業收入保持增長,規模以上高技術服務業、科技服務業、戰略性新興服務業企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速分別高于全部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2.8、2.0和0.7個百分點。
2、農業生產怎么看?
答
國家統計局農村司司長王貴榮:全年糧食有望再獲豐收 畜牧業生產平穩發展
秋糧生產總體穩定,全年糧食有望再獲豐收
夏糧早稻實現增產。今年全國夏糧早稻產量合計3511億斤,增產31億斤,比上年增長0.9%。其中,夏糧得益于單產和播種面積的提高,產量增長1.0%;早稻因播種面積增加,產量增長0.4%。
秋糧生產總體穩定。從面積看,各地嚴格落實糧食安全黨政同責,強化耕地用途管制,一些地區通過退林還田、老舊果園套種、農田連片整治等方式,挖掘糧食面積潛力,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保障農民種糧收益,提高農民種糧積極性,秋糧播種面積穩中有增。從長勢看,今年春播以來,大部農區光熱充足,北方地區干旱發生范圍小、影響輕,暴雨洪澇、陰雨寡照等農業氣象災害和病蟲害影響總體偏輕,南方地區遭受了歷史罕見的高溫干旱,糧食生產受到一定影響。目前秋收進展順利,從收獲的情況看,全年糧食有望再獲豐收。
畜牧業生產平穩發展,生豬出欄保持增長
前三季度,豬牛羊禽肉產量穩定增長,全國豬牛羊禽肉產量6711萬噸,比上年同期增加283萬噸,增長4.4%。分季度看,一季度增長8.8%,二季度增長1.6%,三季度增長2.6%。
生豬出欄保持增長,存欄環比連續增加。前三季度,全國生豬出欄52030萬頭,比上年同期增長5.8%。分季度看,一季度生豬出欄同比增長14.1%,二季度增長2.5%,三季度持平略減。受生豬出欄增加帶動,豬肉產量也持續增加,前三季度全國豬肉產量4150萬噸,同比增長5.9%。隨著前期產能釋放,生豬生產增速放緩,市場價格持續反彈,養殖預期看好,養殖戶積極補欄,生豬存欄環比增加。三季度末,全國生豬存欄44394萬頭,同比增長1.4%,環比增長3.1%,連續兩個季度環比增長;其中,能繁殖母豬存欄4362萬頭,處于合理區間。
牛羊禽肉、禽蛋、牛奶產量均不同程度增長。前三季度,全國牛肉產量485萬噸,比上年同期增長3.6%;羊肉產量346萬噸,增長1.5%;禽肉產量1730萬噸,增長1.7%;禽蛋產量2499萬噸,增長2.7%;牛奶產量2709萬噸,增長7.7%。
農產品生產者價格同比上漲,生豬價格漲幅較大
三季度,全國農產品生產者價格總水平上漲8.2%,為2021年三季度以來首次上漲。其中,農業產品上漲7.2%,林業產品下降3.2%,飼養動物及其產品上漲15.4%,漁業產品上漲0.5%。
分品種看,谷物生產者價格上漲6.7%,其中,玉米上漲3.3%,小麥上漲14.8%,稻谷上漲2.1%;豆類上漲5.4%,其中,大豆上漲6.4%;薯類上漲16.3%;油料上漲8.5%,其中,花生上漲7.0%,油菜籽上漲12.5%;蔬菜上漲8.4%;水果上漲8.2%。生豬生產者價格上漲36.1%,扭轉了連續7個季度同比下降態勢,帶動飼養動物及其產品價格水平上漲14.2個百分點,拉動農產品生產者價格總水平上漲3.5個百分點。
3、工業生產怎么看?
答
國家統計局工業統計司副司長江源:政策措施加力顯效 工業生產明顯回升
三季度工業經濟恢復向好
工業生產明顯回升。三季度,工業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恢復,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4.8%,較二季度回升4.1個百分點。從三大門類看,制造業和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明顯加快。三季度,采礦業同比增長6.8%,較二季度回落1.6個百分點;制造業增長4.1%,回升4.3個百分點;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增長8.7%,加快7.0個百分點。從月度情況看,7、8、9月份增加值同比分別增長3.8%、4.2%、6.3%,呈加快恢復態勢。
各地統籌疫情防控和工業經濟發展成效顯著,超七成地區回升。三季度,全國有23個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較二季度回升或降幅收窄、由降轉增,回升面達到74.2%。其中前期受疫情影響較大的長三角地區大幅回升,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由二季度下降3.2%轉為增長8.2%。
新動能引領作用凸顯。三季度,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7%,增速高于全國規模以上工業1.9個百分點,繼續發揮引領帶動作用。新能源新材料產品繼續保持高速增長,其中太陽能工業用超白玻璃、多晶硅、單晶硅等新材料產品產量同比分別增長83.2%、56.1%、53.9%;充電樁、風力發電機組、光伏電池等新能源產品產量同比分別增長81.5%、47.1%、30.8%。
汽車制造業快速恢復。隨著汽車產業鏈供應鏈快速修復,三季度汽車制造業產能利用率達到75.7%,環比回升6.6個百分點,增加值同比由二季度下降7.6%轉為大幅增長25.4%,對工業經濟拉動作用顯著。汽車產量由二季度同比下降8.5%轉為增長31.4%,其中新能源汽車產量持續成倍增長,三季度增長113.1%,較二季度加快20.8個百分點;基本型乘用車(轎車)、運動型多用途乘用車(SUV)產量分別由二季度下降3.3%、3.2%轉為增長32.1%、38.2%。
工業產能利用率環比回升,行業回升面超六成。三季度,全國工業產能利用率為75.6%,較二季度回升0.5個百分點。其中裝備制造業和消費品制造業分別為77.3%和75.0%,較二季度回升1.7和0.6個百分點。在41個工業大類行業中,25個行業產能利用率環比回升,回升面達到61.0%。
企業營收保持增長,利潤結構有所改善。1—8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8.4%,延續較快增長態勢。隨著部分大宗商品價格漲幅回落,工業企業利潤上下游結構明顯改善,裝備制造業利潤降幅連續4個月收窄,電力行業利潤持續回升。從8月份看,在41個工業大類行業中,有27個行業利潤增速較上月加快或降幅收窄、由降轉增,其中多數為中下游行業。
9月份工業生產加快回升
多因素推動工業生產快速回升。9月份,隨著極端高溫天氣消退、部分地區高溫限電對工業生產影響減弱及部分行業需求回暖,疊加同期低基數影響,全國規模以上工業生產加快回升,增加值同比增長6.3%,較上月加快2.1個百分點。從三大門類看,采礦業增加值增長7.2%,加快1.9個百分點;制造業增長6.4%,加快3.3個百分點;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增長2.9%,回落10.7個百分點。
經濟大省支撐有力,川渝地區由降轉增。9月份,主要經濟大省廣東、江蘇、山東和浙江工業生產分別增長5.5%、10.5%、7.6%和7.4%,較上月加快4.1、0.6、0.2和3.4個百分點。川渝地區工業企業加快彌補上月限電損失,增加值同比分別由上月下降11.0%、18.2%轉為增長5.6%和13.1%,邊際改善明顯。在全國較上月加快的2.1個百分點中,以上六個地區合計貢獻1.9個百分點。
重點行業生產明顯加快。9月份,電子類產品需求回暖,帶動電子行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0.6%,較上月明顯加快5.1個百分點。在政策引領基建投資增加背景下,疊加部分行業去年同期基數較低,化工、鋼鐵等行業增加值分別增長12.1%、10.6%,較上月大幅加快8.3、11.9個百分點;建材行業增長0.8%,增速自4月份以來首次由負轉正。
總體看,各項穩經濟一攬子政策和接續政策措施落地顯效,三季度特別是9月份工業經濟繼續較快恢復。但也要看到,受疫情散發多發、市場需求恢復相對較弱、企業盈利能力下降等因素影響,工業企業生產經營依然面臨較多困難。下階段,要進一步推動各項穩經濟政策措施落實落地落細,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幫助企業紓困解難,不斷鞏固工業經濟恢復向好的基礎。
4、服務業景氣水平怎么看?
答
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主任李鎖強:服務業經濟運行改善 新動能發展穩定向好
服務業經濟逐步恢復
初步核算,前三季度服務業增加值465300億元,同比增長2.3%。服務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為53.5%,高出第二產業13.3個百分點。服務業對國民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41.9%,拉動國內生產總值增長1.3個百分點。其中,三季度服務業增加值160432億元,同比增長3.2%,增速比二季度上升3.6個百分點。
服務業經濟運行有所改善。隨著穩經濟政策不斷落地顯效,三季度,服務業經濟持續恢復,服務業生產指數同比增長1.2%,比二季度上升4.5個百分點。企業生產經營收入增速加快。1—8月份,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5.1%,比1—7月份加快0.9個百分點。
服務業投資保持恢復勢頭。前三季度,服務業完成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3.9%,與1—8月份持平。1—8月份,服務業實際使用外資6621.3億元,同比增長8.7%,占全國實際使用外資的比重為74.2%。
服務貿易保持平穩增長。1—8月份,我國服務貿易進出口總額39375.6億元,同比增長20.4%;服務出口19082.4億元,同比增長23.1%,服務進口20293.2億元,同比增長17.9%;貿易逆差同比下降29.5%,大幅減少505.9億元。知識密集型服務貿易穩定增長。1—8月份,知識密集型服務進出口總額16432.7億元,同比增長11.4%;知識產權使用費、電信計算機和信息服務的出口增長較快,保險服務的進口快速增長。
新動能引領作用增強
現代服務業發展勢頭足。前三季度,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金融業增加值同比分別增長8.8%和5.5%,合計拉動服務業增加值增長1.5個百分點。9月份,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金融業生產指數同比分別增長8.5%和4.9%,共拉動當月服務業生產指數增長1.7個百分點。
新業態發展活躍。前沿技術與服務業場景加速融合,新型消費模式不斷拓展,行業發展新動能不斷增強。前三季度,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0.7%,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同比增長6.1%,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為25.7%。1—8月份,全國移動互聯網累計流量為1684億GB,同比增長18.6%;規模以上互聯網和相關服務、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企業營業收入同比分別增長9.7%和7.7%,分別快于全部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4.6和2.6個百分點。
服務業重點領域增勢良好。前三季度,高技術服務業投資同比增長13.4%,增速高出全部服務業投資9.5個百分點,比上年同期加快6.8個百分點。1—8月份,高技術服務業使用外資同比增長31%;規模以上高技術服務業、科技服務業和戰略性新興服務業企業營業收入同比分別增長7.9%、7.1%和5.8%,分別快于全部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2.8、2.0和0.7個百分點。
服務業景氣水平總體穩定
生產性服務業處于景氣區間。9月份,生產性服務業商務活動指數連續4個月位于擴張區間,其中郵政、電信廣播電視及衛星傳輸服務、貨幣金融服務等行業商務活動指數均高于60.0%,業務總量增長較快;受疫情影響較大的零售、航空運輸、住宿、餐飲、居民服務等接觸型聚集型服務行業商務活動指數有所回落。
服務業企業對市場發展預期良好。服務業業務活動預期指數為56.1%,位于較高景氣區間,其中郵政、電信廣播電視及衛星傳輸服務、貨幣金融服務、保險等行業業務活動預期指數均位于60.0%以上高位景氣區間,企業對行業恢復發展保持信心。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問卷調查結果顯示:企業對四季度生產經營狀況、國內宏觀經濟形勢的預期指數分別為55.1%和56.7%,均位于景氣區間。
總體來看,我國服務業經濟呈恢復向好態勢,但當前國內外不確定、不穩定因素依然較多,服務業恢復基礎需要繼續鞏固。下階段,要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繼續推動穩經濟一攬子政策及接續政策措施落地見效,鞏固服務業經濟發展基礎,保持國民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
5、能源保供怎么看?
答
國家統計局能源統計司司長胡漢舟:能源保供有力有效 消費結構繼續改善
能源生產保持穩定
前三季度,規模以上工業[1]煤油氣電等主要能源產品生產均保持穩定增長。分品種看:
原煤生產較快增長。煤炭生產企業持續加大增產保供力度,擴大優質增量供給,充分發揮兜底保障作用。前三季度,規模以上工業原煤產量33.2億噸,同比增長11.2%,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7.5個百分點。
油氣生產穩定增長。油氣企業繼續鞏固增儲上產良好勢頭,保障油氣自主供應基礎。前三季度,規模以上工業原油產量15375萬噸,同比增長3.0%;天然氣產量1601億立方米,同比增長5.4%。
電力生產平穩有序。前三季度,規模以上工業發電量6.3萬億千瓦時,同比增長2.2%。其中,火力發電量4.4萬億千瓦時,同比增長0.5%;水電、核電、風電和太陽能發電等清潔能源發電1.9萬億千瓦時,同比增長6.5%。
能源消費結構繼續改善
初步測算,前三季度能源消費總量同比增長2.5%。非化石能源消費占能源消費總量比重較上年同期提高0.6個百分點,煤炭比重提高0.4個百分點,石油比重下降0.7個百分點,天然氣比重下降0.3個百分點。
注:[1]統計范圍為年主營業務收入2000萬元及以上的工業法人單位。
6、投資形勢怎么看?
答
國家統計局固定資產投資統計司司長翟善清: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加快 投資結構繼續改善
制造業投資穩中有升,基礎設施投資持續發力
前三季度,制造業投資同比增長10.1%,增速比1—8月份加快0.1個百分點。其中,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投資增長39.5%,酒、飲料和精制茶制造業投資增長34.5%,化學纖維制造業投資增長32.0%,紡織服裝、服飾業投資增長30.8%。
前三季度,基礎設施投資同比增長8.6%,增速比1—8月份加快0.3個百分點,連續五個月回升。其中,水利管理業投資增長15.5%,公共設施管理業投資增長12.8%,信息傳輸業投資增長12.2%。
高技術制造業投資快速增長,高技術服務業投資增勢良好
前三季度,高技術產業投資同比增長20.2%,增速與1—8月份持平。
高技術制造業投資同比增長23.4%,增速比1—8月份加快0.4個百分點,比全部制造業投資增速高13.3個百分點。其中,電子及通信設備制造業投資增長28.8%,醫療儀器設備及儀器儀表制造業投資增長26.5%,計算機及辦公設備制造業投資增長12.6%。
高技術服務業投資同比增長13.4%,增速比全部服務業投資高9.5個百分點。其中,電子商務服務業投資增長45.1%,科技成果轉化服務業投資增長22.1%,研發設計服務業投資增長18.7%。
社會領域投資保持較快增長,民間投資總體穩定
前三季度,社會領域投資同比增長13.2%。其中,衛生和社會工作投資增長29.9%,教育投資增長8.1%,文化、體育和娛樂業投資增長4.6%。
前三季度,民間投資同比增長2.0%。其中,采礦業民間投資增長22.3%,制造業民間投資增長16.5%,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民間投資增長11.2%,基礎設施民間投資增長8.4%。
建安投資帶動明顯,設備工器具購置投資增速加快
前三季度,建筑安裝工程投資同比增長6.5%,增速比全部投資高0.6個百分點;對全部投資增長的貢獻率高達70.0%以上。設備工器具購置投資同比增長3.7%,增速比1—8月份加快0.2個百分點。其他費用投資同比增長5.3%,增速加快0.5個百分點。
從投資先行指標看,前三季度,新開工項目計劃總投資同比增長20.8%,投資項目(不含房地產開發投資)到位資金增長21.3%,有利于投資持續穩定增長。下階段,要扎實落實盤活地方專項債結存限額、專項再貸款與財政貼息配套支持部分領域設備更新改造、加快農業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等系列舉措,推動擴大有效投資;優化民間投資環境,充分發揮政府投資引導撬動作用,有效調動民間投資積極性,促進投資持續向好。
7、消費怎么看?
答
國家統計局貿易外經司司長董禮華:前三季度消費市場逐步恢復 新型消費增勢良好
消費市場總體穩定恢復,9月市場銷售增速有所回落
市場銷售保持增長。前三季度,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20305億元,同比增長0.7%,增速比1—8月份加快0.2個百分點。分季度看,三季度增長3.5%,二季度下降4.6%,一季度增長3.3%,三季度較二季度加快恢復。
9月份市場銷售增速有所回落。今年以來,受疫情多點散發影響,消費市場在波動中恢復。分月看,年初消費市場保持較快增長,4月份降至低點,6月份后恢復增長。9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2.5%,增速比8月份回落2.9個百分點。其中,商品零售增長3%,增速比8月份回落2.1個百分點;餐飲收入下降1.7%,8月份為增長8.4%。
新型消費較快發展,傳統實體店鋪銷售改善
網絡零售占比提升。前三季度,全國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同比增長6.1%,增速明顯快于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繼續保持較快增長;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為25.7%,比1—8月份提高0.1個百分點。從與網購密切相關的郵政快遞業發展情況看,預計前三季度快遞業務量與業務收入同比分別增長4.2%和3.5%。
線下零售店鋪銷售繼續改善。隨著傳統零售業態加速轉型升級,消費場景和消費體驗不斷拓展提升,實體店鋪零售逐步改善。前三季度,限額以上實體店商品零售額同比增長2.3%,增速比1—8月份加快0.7個百分點。其中,專業店和便利店商品零售額分別增長5.1%和4.9%,增速分別比1—8月份加快0.5和0.1個百分點。
基本生活類商品銷售良好,綠色升級類消費需求持續釋放
基本生活類商品銷售平穩增長。前三季度,商品零售額同比增長1.3%,其中三季度和一季度分別增長3.7%和3.6%,而二季度為下降3.3%。限上單位近八成商品類值零售實現同比增長,吃類和日用品類商品銷售良好。其中,限額以上單位糧油食品類、飲料類和煙酒類分別增長9.1%、6.9%和4.7%,日用品類增長2%。
綠色升級類商品銷售增勢良好。在市場供給不斷完善的條件下,居民對品質化消費、綠色消費的需求逐步增加。前三季度,限額以上單位書報雜志類、文化辦公用品類零售額同比分別增長6.7%和6.8%,增速分別比限額以上單位商品零售額高3.2和3.3個百分點。新能源汽車銷售呈快速上升態勢。據汽車流通協會統計,前三季度新能源乘用車零售387萬輛,同比增長113.2%。
城鄉消費市場均在恢復,鄉村市場增長快于城鎮
城鎮消費市場保持增長。前三季度,城鎮消費品零售額277753億元,同比增長0.7%。分季度看,三季度城鎮消費品零售額增長3.5%,增速比二季度提升8.2個百分點。
鄉村市場銷售增速略高于城鎮。在鄉村振興持續推進、農村物流體系和商業設施不斷完善等因素帶動下,鄉村消費品市場保持穩定恢復。前三季度,鄉村消費品零售額42552億元,同比增長0.9%,增速比城鎮消費品零售額高0.2個百分點。分季度看,三季度鄉村消費品零售額同比增長3.2%,二季度下降4.1%。
前三季度,消費市場韌性顯現,市場銷售規模保持擴大,消費升級持續推進,新型消費穩定增長。但也要看到,疫情對消費市場產生一定影響,餐飲企業和小微商貿企業恢復程度較低,消費市場恢復基礎仍需鞏固。下階段,隨著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各項政策措施持續推進,一系列支持市場主體、提升居民消費意愿和能力的促消費相關政策落地顯效,消費市場將繼續穩定恢復。
8、就業形勢怎么看?
答
國家統計局人口和就業統計司司長王萍萍:三季度就業形勢總體穩定
三季度就業形勢有所好轉
今年以來,受疫情影響就業形勢出現一些波動。一季度,前2個月就業形勢總體穩定,3月份受疫情影響,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升至5.8%。二季度,4月份調查失業率繼續升高至6.1%,5月份以后,疫情防控形勢有所好轉,一系列穩經濟穩就業政策措施落地顯效,調查失業率開始回落,6月份降至5.5%。進入三季度,7、8月份城鎮調查失業率繼續下降,7月份為5.4%,8月份為5.3%,9月份受疫情多發散發影響調查失業率有所上升。前三季度,城鎮調查失業率均值為5.6%,其中,三季度均值為5.4%,比二季度下降0.4個百分點。從就業的主體人群看,25—59歲勞動力失業率三季度均值為4.4%,明顯低于一季度4.9%和二季度5.0%的均值水平;本地勞動力失業率三季度均值為5.3%,比二季度下降0.2個百分點??傮w來看,三季度就業形勢好于一季度和二季度。
重點群體就業得到有力保障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關注重點群體就業工作,針對青年失業率較高的問題,深化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服務攻堅行動,持續實施青年專項技能培訓計劃、百萬就業見習崗位募集計劃等;針對農民工群體失業率波動較大的問題,不斷完善農民工就業創業幫扶措施,大力實施以工代賑。三季度以來,重點群體就業形勢有所改善。8、9月份,16—24歲青年人失業率連續2個月下降,9月份為17.9%,比7月份高點下降2個百分點,下降幅度大于上年同期0.4個百分點。從5月份開始,外來農業戶籍人員失業率連續4個月回落,8月份為5.0%,較4月份高點下降1.6個百分點。
受疫情影響9月份調查失業率有所上升
9月份,多地疫情散發多發對就業產生一定影響,失業率有所上升。9月份城鎮調查失業率為5.5%,比8月份上升0.2個百分點。其中,25—59歲勞動力失業率為4.7%,上升0.4個百分點。外來農業戶籍人員就業穩定性相對較低,受疫情影響更為明顯。9月份外來農業戶籍人員失業率達到5.5%,比8月份上升0.5個百分點。
下階段就業穩定具有較好條件
盡管9月份受疫情影響,城鎮調查失業率有所上升,但從下階段情況看,就業保持穩定有較好的基礎和條件。一是工業、服務業生產企穩回升,經濟持續恢復為就業形勢穩定提供了有力保障。二是各項穩就業政策持續加力,針對市場主體特別是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和制造業困難大戶,全面實施“降、緩、返、補”系列助企紓困政策,有力促進了就業穩定。三是隨著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深入實施,新產業新動能繼續增長,新崗位新職業不斷涌現。修訂后的2022年版國家職業分類大典凈增158個新職業,首次標注97個數字職業,新職業新工種的出現創造了更多就業機會,為勞動者提供了更廣闊的職業發展空間。
9、居民收入怎么看?
答
國家統計局住戶調查司司長方曉丹:居民收入增速回升 消費水平有所恢復
全國居民收入增速回升,農村居民收入增長快于城鎮居民
前三季度,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650元,比上年同期名義增長5.3%,名義增速比上半年提高0.6個百分點;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3.2%,實際增速比上半年提高0.2個百分點。在穩就業保民生一系列政策作用下,居民收入增長與經濟增長基本同步。
分城鄉看,前三季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482元,名義增長4.3%,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2.3%,名義增速和實際增速分別比上半年提高0.7和0.4個百分點;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600元,名義增長6.4%,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4.3%,名義增速和實際增速分別比上半年提高0.6和0.1個百分點。前三季度,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名義增速和實際增速分別快于城鎮居民2.1和2.0個百分點。農村居民收入增速較快主要受益于基礎設施投資、重大項目建設以及夏糧再獲豐收、玉米小麥價格較高、生豬和禽蛋價格上漲等因素。
工資性和經營凈收入較上半年增長加快,轉移和財產凈收入穩定增長
工資性收入繼續保持增長。助企紓困力度持續加大,著力保市場主體,就業形勢總體穩定,為工資性收入增長創造有利條件。前三季度,全國居民人均工資性收入15678元,比上年同期增長(以下如無特殊說明,均為名義增長)5.1%,增速快于上半年0.4個百分點。分城鄉看,城鎮居民人均工資性收入增長4.2%,農村居民人均工資性收入增長5.9%。據全國農民工監測調查,三季度末外出務工農村勞動力規模18270萬人,與上年同期規?;境制?;外出務工勞動力月均收入4586元,比上年同期增長3.0%。
經營凈收入增長有所恢復。前三季度,全國居民人均經營凈收入4352元,比上年同期增長5.2%,增速快于上半年2.0個百分點。分產業看,居民一產、二產和三產經營凈收入分別增長6.7%、5.4%和4.5%,比上半年分別提高5.1、0.4和1.0個百分點。在夏糧再獲豐收、農牧產品價格相對較高等因素的拉動下,前三季度農村居民一產經營凈收入比上年同期增長8.9%,比上半年提高5.3個百分點。
轉移和財產凈收入穩定增長。前三季度,全國居民人均轉移凈收入5157元,比上年同期增長5.6%,增速與上半年基本持平,為基本民生提供重要保障。其中,受各地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標準相繼提高和領取養老金、離退休金人員比重提高等影響,全國居民人均養老金或離退休金比上年同期增長8.4%;家庭外出從業人員寄回帶回收入比上年同期增長7.5%;社會救助和補助收入比上年同期增長3.7%。前三季度,全國居民人均財產凈收入2463元,比上年同期增長5.8%,增速快于上半年0.6個百分點。其中,全國居民人均轉讓承包土地經營權租金凈收入比上年同期增長9.4%。
居民消費有所恢復,基本生活類消費穩定增長
居民消費支出有所恢復。前三季度,全國居民人均消費支出17878元,比上年同期名義增長3.5%,名義增速比上半年提高1.0個百分點;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1.5%,實際增速比上半年提高0.7個百分點。分城鄉看,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22385元,比上年同期名義增長1.8%,扣除價格因素,實際下降0.2%;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支出11896元,比上年同期名義增長6.4%,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4.3%。
吃住行等基本生活類消費繼續穩定增長。各地區各部門加大糧油肉蛋奶等基本民生產品的保供穩價力度,保障居民基本生活需要。前三季度,全國居民人均食品煙酒支出5430元,比上年同期增長5.6%;人均居住支出比上年同期增長5.3%,其中水電燃料及其他支出增長13.3%;人均交通通信支出比上年同期增長4.6%,主要是汽柴油價格上漲帶動交通工具用燃料支出增長18.6%,通信服務費支出增長6.5%。居民衣著和教育文化娛樂支出同比下降1.1%和4.2%。
居民服務性消費支出有所加快。前三季度,全國居民人均服務性消費支出7889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4%,比上半年加快1.1個百分點;服務性消費支出占居民消費支出的比重為44.1%,比上年同期下降0.9個百分點。隨著經濟逐步恢復向好,居民服務消費有望改善。
10、物價水平怎么看?
答
國家統計局城市社會經濟調查司司長王有捐:前三季度CPI溫和上漲 PPI漲幅回落
消費領域價格總體溫和上漲
CPI漲幅有所擴大。前三季度,全國CPI同比上漲2.0%,漲幅比上半年擴大0.3個百分點。其中,一季度上漲1.1%,二季度上漲2.3%,三季度上漲2.6%。分月看,CPI同比走勢前低后高,波動上行。1、2月份,受春節等因素影響,CPI環比分別上漲0.4%和0.6%,同比均上漲0.9%;在國內疫情多點散發、國際能源價格上漲及去年同期基數較低等因素共同作用下,3月份起CPI同比漲幅開始擴大,6月份同比上漲2.5%;7月份,受高溫天氣及豬肉價格上漲等因素影響,CPI環比上漲0.5%,同比漲幅擴大至2.7%;8月份,國際油價下行,疫情影響部分服務消費需求,CPI環比轉為下降,同比漲幅回落至2.5%;9月份,受季節性等因素影響,CPI環比上漲0.3%,同比漲幅擴大至2.8%。
食品價格有所上漲。前三季度,食品價格同比上漲2.0%,影響CPI上漲約0.36個百分點。食品中,受疫情散發、高溫干旱天氣等因素影響,部分鮮活食品價格上漲較多,鮮果、鮮菜、薯類和雞蛋價格分別上漲13.5%、8.7%、8.7%和6.3%,合計影響CPI上漲約0.48個百分點;受國際糧價持續高位影響,國內食用植物油和面粉價格分別上漲6.7%和6.0%,漲幅比上半年均有擴大;上半年豬肉價格同比持續下降,7月份以來受生豬產能去化、部分養殖戶壓欄惜售和消費需求回升等因素影響,豬肉價格同比開始上漲,前三季度平均仍下降18.0%,影響CPI下降約0.30個百分點;牛羊肉、水產品和奶類等價格基本穩定。
能源價格仍處高位。前三季度,能源價格同比上漲13.2%,漲幅比上半年回落0.8個百分點,影響CPI上漲約0.93個百分點,占CPI總漲幅四成多。其中,汽油、柴油和液化石油氣價格分別上漲24.8%、27.1%和22.4%,漲幅比上半年分別回落1.9、2.1和1.5個百分點,合計影響CPI上漲約0.86個百分點;居民用煤、車用天然氣等能源價格漲幅仍較高,分別上漲6.9%和5.5%。
核心CPI基本穩定。前三季度,扣除食品和能源價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漲0.9%,漲幅比上半年回落0.1個百分點,影響CPI上漲約0.70個百分點。其中,扣除能源的工業消費品價格穩中略漲,前三季度平均上漲0.6%,漲幅與上半年相同。工業消費品中,空調、自行車和住房裝潢材料價格分別上漲3.9%、3.3%和3.1%。服務價格漲幅回落,前三季度平均上漲0.9%,漲幅比上半年回落0.2個百分點。服務中,裝潢維修費、旅游、家庭服務和教育服務價格分別上漲4.7%、3.1%、2.9%和2.4%,漲幅比上半年均有回落;醫療服務和養老服務價格分別上漲0.9%和1.5%,漲幅均與上半年相同;賓館住宿和通信服務價格分別下降1.8%和0.3%。
生產領域價格同比漲幅延續回落態勢
PPI同比漲幅回落。前三季度,全國PPI上漲5.9%,漲幅比上半年回落1.8個百分點。其中,一季度上漲8.7%,二季度上漲6.8%,三季度上漲2.5%,漲幅逐季回落。分月看,PPI同比漲幅由1月份的9.1%逐月回落至6月份的6.1%。6月份后,回落速度有所加快,7月份和8月份PPI同比分別上漲4.2%和2.3%,漲幅均回落1.9個百分點;9月份,PPI上漲0.9%,漲幅回落1.4個百分點,比前兩個月收窄0.5個百分點,回落態勢趨緩。
結構性回落特征明顯。前三季度,生產資料價格上漲7.4%,漲幅比上半年回落2.5個百分點;生活資料價格上漲1.3%,漲幅擴大0.2個百分點。生產資料價格回落較多,一定程度上緩解了中下游企業面臨的成本壓力。生產資料中,采掘工業價格上漲24.9%,原材料工業價格上漲13.8%,加工工業價格上漲3.1%,漲幅比上半年分別回落8.5、2.9和1.8個百分點。生活資料中,食品價格上漲2.3%,衣著價格上漲1.6%,漲幅比上半年分別擴大0.8和0.3個百分點;一般日用品價格上漲1.6%,漲幅與上半年相同;耐用消費品價格由上半年上漲0.2%轉為下降0.1%。
多重因素影響PPI漲幅回落。PPI漲幅回落,除受去年同期對比基數較高影響外,還主要受三方面因素影響。一是保供穩價穩步推進。煤炭行業增產保供效果持續顯現,價格漲幅明顯回落。前三季度,煤炭開采和洗選業價格上漲30.5%,漲幅比上半年回落14.4個百分點。二是輸入性價格傳導壓力有所減輕。6月份以來,國際大宗商品價格高位波動下行,國內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等相關行業價格漲幅回落。三是部分行業需求偏弱。受國內疫情多點散發及房地產開發投資下滑等因素影響,前三季度,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價格由上半年上漲5.8%轉為下降1.3%;非金屬礦物制品業價格上漲4.6%,漲幅比上半年回落2.0個百分點。需要看到,隨著穩經濟一攬子政策和接續政策顯效,9月份鋼材、水泥等行業需求回升,價格環比降幅均有所收窄。
編輯:曾家明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0571-85871513 news@ccement.com
熱門品牌價格
地區頻道價格
10月24日,國家統計局公布的《2022年1-9月份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和銷售情況》顯示,1-9月份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103559億元,同比下降8.0%;商品房銷售面積101422萬平方米,同比下降22.2%;商品房銷售額99380億元,下降26.3%;房屋竣工面積跌幅連續2個月收窄,開發商資金面繼續好轉。
10月24日,國家統計局發布數據顯示,今年1—9月,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10.1萬億平方米,同比下降22.2%;商品房銷售額9.9萬億元,同比下降26.3%。這兩個指標均連續兩個月收窄。
國家統計局今天(10月24日)發布數據顯示,今年第三季度,隨著穩經濟一攬子政策和接續政策措施落地顯效,工業生產呈現積極恢復、持續改善態勢。
推薦文章